业界动态
林徽因诞辰120周年,《山河岁月》出版:走进林徽因不同时期生活,先生,对谈,人文
2024-06-18 11:42:28
林徽因诞辰120周年,《山河岁月》出版:走进林徽因不同时期生活,先生,对谈,人文

6月12日,“重读林徽因”——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(nian)会暨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新书发布(bu)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(ban)。

林徽因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(nian)会暨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新书发布(bu)会大合影

此次活动(dong)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(zhu)办(ban),人文社与林徽因有着深(shen)厚的(de)渊(yuan)源。1985年,人文社出版了《林徽因诗集》;1992年,人文社出版了第一本收录(lu)林徽因多种文体的(de)文学作品集《中国现代作家选集·林徽因》;2014年,人文社出版了当时最为完备的(de)、囊括林徽因文学、建筑、美术领(ling)域作品的(de)《林徽因集》(四卷本)。此外,人文社还出版过林徽因的(de)传记、回忆林徽因的(de)文献集以及(ji)林徽因亲友(you)著作等多种与林先生相关的(de)图书,广受读者喜爱。今年6月,林徽因的(de)外孙女于葵女士在人文社推出了她的(de)新书——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。

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书封

活动(dong)主(zhu)体分为三个部分,第一部分是“谈(tan)谈(tan)作为建筑学家、艺术家的(de)林徽因”,第二部分是“谈(tan)谈(tan)作为诗人、作家的(de)林徽因”,第三部分是“谈(tan)谈(tan)作为亲人、友(you)人和师长的(de)林徽因”。

第一组嘉宾对(dui)谈(tan)嘉宾 左起:刘(liu)圻(qi)、崔冬晖、童明、王(wang)军、胡(hu)劲草

在第一部分对(dui)谈(tan)中,央(yang)视《梁思成林徽因》纪录(lu)片总编导胡(hu)劲草讲(jiang)述了自己对(dui)“建筑师林徽因”的(de)理解,她指出,林徽因是一个超级学霸。林先生在宾大读书只有两年半的(de)时间,作为美术系的(de)学生,她完成了所有的(de)学分,同(tong)时也完成了建筑学的(de)文凭、学位所需要的(de)学分,成绩极其优异。1936年,她的(de)母校回复她,“你有资(zi)格在美国的(de)任何一个州和任何一个国家担任建筑师”。然而(er)在此之前(qian)的(de)数年间,林先生却选择在茫茫的(de)中国大地上寻(xun)找、考察当时还保留着的(de)古建筑,他们在做前(qian)人从来没(mei)有做过的(de)事情。梁先生和林先生是第一批在西(xi)方学习、受到现代西(xi)方建筑学体系训练(lian)的(de)学者,但是在整个这群学者里面(mian),只有他们两个人做了这样一种选择,而(er)且坚持一生。有他们在,我(wo)们这个国家、我(wo)们这个民族是何等的(de)幸运。

城市(shi)史学者、《城记》作者王(wang)军说:在无视民族文化传统,到处乱(luan)拆乱(luan)建现象遍布(bu)的(de)时候,中国还有林徽因、还有梁思成。这是中国的(de)一种存在方式(shi),他们会去抗争。在国家抗战极其困难的(de)情况下(xia),林先生没(mei)有钱吃饭,没(mei)有钱买药,而(er)她写下(xia)了《现代住宅设计参(can)考》的(de)论文。困难到什么境(jing)地了,她还想着穷苦人。她的(de)规划的(de)理想、奋(fen)斗的(de)目标就是要居者有其屋,穷人也能安居乐业(ye),让穷人有尊严地生活。她是一位伟大的(de)女性。

常沙(sha)娜之子、中央(yang)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崔冬晖回忆了林徽因对(dui)他的(de)母亲常沙(sha)娜的(de)引导和教诲(hui)。他谈(tan)道(dao):“我(wo)很小的(de)时候,母亲常沙(sha)娜就拿着林徽因先生的(de)照片跟我(wo)说,林先生真(zhen)美,照片上的(de)她多年轻啊。林先生一直用一种非常清晰、准确的(de)方式(shi)指导常沙(sha)娜,让她在临(lin)摹敦煌(huang)作品时去学习,将古人在壁画当中绘制的(de)规律转化成工艺产品的(de)设计,这个过程应该说是极其艰难的(de)。他特别(bie)分享了林徽因先生指导常沙(sha)娜先生制作带(dai)有浓郁民族气息国礼丝巾的(de)细节,指出林先生在传承民族文脉上一片苦心。林先生在建筑艺术领(ling)域是灯(deng)塔、是标杆,永远令人怀念(nian)。”

童寯之孙、东(dong)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童明说:“林先生毫无疑问始终处在非常前(qian)沿的(de)状态,可(ke)以说她在当时前(qian)往宾大留学的(de)学生中间是最具有国际(ji)性视野的(de)。我(wo)觉得人性的(de)伟大是和一个人杰(jie)出的(de)事业(ye)、成就是密不可(ke)分的(de)。林徽因呈(cheng)现给我(wo)们的(de)是那(na)一代人的(de)精神风采。”

第二组对(dui)谈(tan)嘉宾 左起:夏晓虹、陈平原、阎晶明、陈学勇(yong)、赵(zhao)健

在第二部分对(dui)谈(tan)中,中国作家协会副主(zhu)席(xi)、著名(ming)评论家阎晶明表达了个人对(dui)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一书的(de)喜爱,认为这本书写出了一种历史感。他同(tong)时认为,在文学史教材中对(dui)林徽因着墨并不非常多,而(er)她的(de)作品在今天依旧(jiu)广为传诵,在人民中口耳相传。她是一位不可(ke)多得的(de)诗人和文学家,她在文学史上的(de)地位需要重估。

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陈平原说,林徽因的(de)整体的(de)精神气质比她具体的(de)某一个专业(ye)领(ling)域的(de)成就要更高,更被世人所关注。她有建筑家的(de)学养,有诗人的(de)眼光,还有思想者的(de)锋芒。她在北京旧(jiu)城改造(zao)过程中所做的(de)抗争,不是弱女子能做到的(de),也不是一般专家能做到的(de)。那(na)种读书人的(de)气质、思想者的(de)锋芒永远值得我(wo)们铭记。

媒体人、何物出版创始人赵(zhao)健说:“像(xiang)林徽因、梁思成这样杰(jie)出的(de)学者,他们没(mei)有辜负这个时代,对(dui)得起这个国家和民族,他们付出了他们所能付出的(de)一切。我(wo)阅读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的(de)时候,热泪盈眶。林徽因先生是我(wo)们的(de)榜样,她已经(jing)成为历史,但是我(wo)们要明白,我(wo)们这一代人也会成为历史,我(wo)们将以什么样的(de)形象,以什么样的(de)面(mian)孔,以什么样的(de)脸,传递(di)给我(wo)们的(de)后人。”

第三组对(dui)谈(tan)嘉宾 左起:于葵、于晓东(dong)、张文朴、梁鉴、钱仲兴

第三部分对(dui)谈(tan)之前(qian),于葵女士先做了答谢发言(yan)。她向观众介绍了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成书的(de)缘由和过程,讲(jiang)述了出版该书的(de)意义;同(tong)时介绍了前(qian)来参(can)加会议的(de)梁启超、林长民、林徽因、梁思成的(de)众多家属,对(dui)人民文学出版社高度(du)评价并特别(bie)表示敬意。

林徽因、梁思成外孙于晓东(dong)发说:林徽因最大的(de)特点是心直口快,对(dui)朋友(you)无比真(zhen)诚。林徽因交(jiao)的(de)朋友(you)都是一生的(de)朋友(you),可(ke)以生死相托。我(wo)也很支持我(wo)妹妹写这本书,这是很有意义的(de)事情。同(tong)时,他回顾了人文社出版林徽因图书的(de)过往,对(dui)人文社特别(bie)表示了感谢。

林徽因、梁思成之孙梁鉴谈(tan)道(dao):“我(wo)自己觉得,知道(dao)她的(de)人越多,可(ke)能理解越片面(mian),越五花八门,误解也越多。梁林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,不光是他们,这一代知识分子,包括张奚若先生、钱端升先生等等都是非常了不起的(de)。”

钱仲兴先生回忆了北总布(bu)胡(hu)同(tong)三号时代林徽因先生和他的(de)父亲钱端升交(jiao)往的(de)动(dong)人趣事以及(ji)张奚若日记中记载的(de)林徽因去世前(qian)后的(de)细节,同(tong)时深(shen)情回忆了自己看(kan)到的(de)林徽因不同(tong)时期的(de)生活点滴。

在本次活动(dong)中,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经(jing)理吴良柱向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(rui)娟捐赠了《山河岁月:回望林徽因》一书,并向中国国家图书馆对(dui)本次活动(dong)的(de)支持表示感谢,中国出版集团党(dang)组成员臧永清代表集团出席(xi)。

发布(bu)于:上海市(shi)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